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县情概况
地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34亿吨,是黑龙江省煤炭储量最大、产量最高的县,也是原煤炭部确定的全国1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此外还有金、铜、铁、铂、钯、镍、锌、铝、钴、石墨、莹石、水晶、石灰石、大理石、粘土等矿藏20多种,其中莹石、水晶、熔炼水晶、铂、钯的储量均占全省第一位。现有耕地120万亩,可垦荒地15万亩。在10万亩草原上,分布着3个牧场,不乏“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肥”的迷人景象。南北山区尽为森林覆盖,全县林地面积253万亩,森林覆盖率42.6%,活立木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分布着8个林场,其中宝泉林场是全省四大林场之一。在广阔葱茏的山林中,有鹿、狍子、野猪、熊、狼、狐狸、紫貂、貉子、野鸡等野生动物,有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药材,还有木耳、蘑菇,核桃、榛子、蕨菜、松茸等山珍品。全县水面10万亩,大中型水库3座。
经济发展
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鸡东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工业已初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的煤化工,电气热,矿产资源精深开发、医药药材,建材,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格局,特别是乐贤焦化有限公司、宝泰隆焦化有限公司等一批煤炭生产加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有精煤、焦炭,炭黑、平绒布、中成药、酒类等100多种产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馨禾米业集团、福顺祥粮油公司、东海富强粮油有限公司、万寿菊深加工厂等—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绿色大豆、水稻、玉米、蔬菜、万寿菊、生猪等农副产品基地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有精制大米、白酒、迪卡猪,石材等30多种产品出口到俄罗斯、 日本、韩国、利比亚等国家。
鸡东县是一块后发优势很强的希望之地。已经制定出台了鼓励外商和国内企业及个人来投资开发、引进人才等优惠政策,坚持“四个不限”和“四先四后”,即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方式,先放开后管理、先发展后规范、先繁荣后理顺、先扶持后收益,对县外投资项目从引进、洽谈、论证、审批到管理,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如今,沐浴着十六大光辉的鸡东,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人们昭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诚招天下客,同心展宏图。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边陲小镇.东邻俄罗斯,物产丰富,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农产品有大豆,高粱,甜菜,水稻,木材等.另外,水资源也比较丰富.
四季分明,日出比全国大部分地区要早.当地人热情好客,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风景区是兴凯湖--是我国与俄罗斯共同管辖的湖泊,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交通便利,主要是由牡丹江林口开往此地.
主要民族是汉,满,朝鲜,蒙古等民族.
区位优势
鸡东县地理位置优越。全县有3个乡镇与俄罗斯接壤,县城距省城哈尔滨500公里,距档壁镇口岸100公里,距吉祥口岸230公里,距绥芬河口岸250公里,距鸡西市区15公里,国家铁路林密线,国家公路方虎线横贯东西。鸡西机场和鸡西新丰有机食品加工园区即将在我县修建,堪称发展经济的“金三角”。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已开发哈达河风景区、八楞山水库、凤凰山森林公园、鸡林朝鲜族风俗区、西大坡农业生态观光区等旅游景点名闻遐迩,是风光迷人的旅游胜地。 哈达河景区位于鸡东县境内的北部哈达乡、新华乡、兴农乡交界处,距鸡东县城和鸡西市中心30公里。建筑面积2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7平方公里,景区以水库为主体,以群山为衬托,形成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湖光山色型景区。
哈达河风景区分为8个景区,分别为卧驼峰、石崖湾、群峰山、平台山、阴阳鱼靶场、钓鱼和坝下服务区。哈达河湖面宽阔,两艘游艇供游人观赏湖面和周围景点,景区内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独特,以贴近自然为主,湖湾,山峦,潭水,曲径古朴协调,称为景区一绝;近年来又建设了宾馆、人工湖、水中凉亭、靶场等设施,使自然美与人工景物美相应衬托,库区更显得美丽多姿,令旅游者留连忘返。哈达河水质水温适宜鱼类生长,水清如镜,盛产湖鲤,鱼类品种齐全,味美可口,是垂钓者的理想去处。景区以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要求,建设生态园区,2001年已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
哈达河是圣洁而神性的。不论是春绿秋红、冬远夏深,哈达河都给她一路顾盼的山谷以浪漫的衬托,都给她永远钟情的草木以浓烈的渲染,并最终以其流程中自然奇美的生态景观,让人目明心清、意远神静。即便流经朴素宁静的野地,树影、阳光、鸟鸣与空气,也被她串联成了心灵与自然协奏的旋律。
地方特产
鹿科狍属的一种。又称狍。体长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15~30千克;角短,长仅23厘米左右,角干直,基部粗糙有皱纹,分枝不多于3杈;夏毛红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冬毛黄褐。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块;幼狍有3纵行白斑点,当体重达11千克左右时即消失。在欧亚大陆,除最北部极地和南部的印度外,分布范围极广。中国有2个亚种:中原亚种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向南至浙江;西域亚种分布在新疆。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不喜进入密林。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一般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着雌狍转圈跑,地面出现花环状足迹。妊娠期4个月。临产前,母狍驱散去年生的幼狍,进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产2仔,则出生地点相距10~20米,分别哺乳。出生10日后,母狍带领初生幼狍归群。狍受惊时吠叫。在野生环境中,寿命10~12年,最长可达17年。每年11~12月角脱落,2~3月生茸,4~5月角长成。 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它的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
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东方白鹳没有亚种分化,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也曾繁殖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地;越冬地主要在我国的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等地区,少数在朝鲜、日本和琉球群岛,偶尔也飘泊到俄罗斯的雅库次克、萨哈林岛,以及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地。